一个名字两首诗的五言诗
一个名字两首诗的五言诗
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、和诗佛王维,都曾以《山中》为题创作过五言诗,但这两首诗除了名字一样,字数一样,没有其他共同点。王勃这首诗,是他羁旅巴蜀时,抒发思归之情所作,王维的是,浓浓的山水田园风格,一看就知道是王维,这两首风格迥异的同名诗,你更喜欢哪首呢?
王勃
《山中》长江悲已滞,万里念将归。况属高风晚,山山黄叶飞。
王勃当年因才华被沛王李贤看中,在王府当了个修撰,日子沛王和英王斗鸡玩儿,王勃为了给沛王助兴,随手写了一篇《檄英王鸡文》,以“讨伐”英王,结果唐高宗知道了,说两个王爷没个正型,你王勃不劝阻,反而写檄文,这是要挑拨离间啊?于是一道令下,将王勃逐出长安。
这下好嘛,苦心经营的仕途被一篇文章给毁了,前面还在写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没想到自己这就要去蜀州附近陪他了。
王勃被贬后,表面上非常洒脱,他选择去巴蜀,因为这里天府之国,有山有水可以消解心中的郁闷,实际上,一个刚刚20岁的人,又有才华、又有大志,怎么可能洒脱到寄情于山水呢?
在客居巴蜀的比较后面时刻,他便写下了这首诗,短短20个字,借景抒情,表达内心的悲凉,同时以抒发自己久居他乡,渴望回家(长安)的情感,非常巧妙且意境开阔:
起句就来“长江悲已滞”,说自己长期滞留在长江边上,忘了滚滚东去长江水,不由悲从中来;接着“万里念将归”,即便故乡离我千里万里,我也心心念念想要归去啊!这首诗诗题为《山中》,那么王勃肯定是从山上远眺长江水的,接下来,就把目光从远方收回,看看自己的身边——“况属高风晚,山山黄叶飞”,更可况这秋风凛冽,山叶枯黄的时节?
诗人用江水抒发羁旅之情的例子很多,而秋天原本就自带悲凉,这首诗同时写道江水和秋天,是以秋风枯叶催化自己的悲凉思乡之情,自己无法排解,于是把这满腔悲愁注入长江,一方面,为自己的长期滞留而悲伤,另一方面,长江水好像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悲伤,变得迟滞不畅通了。这叫“移情”。
能把移情玩溜的诗人,是很容易把情移到读者身上,从而强烈地感染读者,很显然,王勃做到了。
王维
《山中》荆溪白石出,天寒红叶稀。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
王维这首诗和王勃完全不同,王勃写得悲,让读者也悲从中来,而王维却清新明快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yzs/17518213044812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