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熹的历史地位
朱熹的历史地位
朱熹(1130年一1200年),字元晦,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县人。南宋理学家,程朱理学集大成者,学者尊称朱子。他着作甚多,辑定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为四书作为教本,也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的科目。死后嘉定二年诏赐谥号曰文(称文公),从祀孔子庙。明朝通称先儒朱子,祟祯十五年因诏位居七十二子之下,特称大贤朱子,清康熙五十一年诏升大成殿配享,位列孔门十哲之次。台湾有朱子公庙以朱熹为主祀。朱熹被称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巨人,他的思想被尊称为朱子学,在宋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处独尊地位,而且影响朝鲜,日本和越南等国。
朱熹的历史地位
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排名较好代表人物之一,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。
从学术成就上看,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,也是宋明理学较好突出的代表。
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,朱熹在中国古代学者之中,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。
朱熹的历史地位
朱熹(尊称:朱子,又称:紫阳先生、朱文公,1130年9月15日-1200年4月23日),字元晦、仲晦,南宋徽州婺源县(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)人,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(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),南宋理学家,程朱理学集大成者。
朱熹历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甯宗四朝。他总结了宋代理学思想,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,开创了紫阳学派。他还在建阳云谷“晦庵”草堂讲学,并校订了四书,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科目。
朱熹的历史地位
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思想家,哲学家和教育家."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排名较好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较好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
朱熹的历史地位
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,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他的学术思想,在中国元明清三代,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,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。
元朝皇庆二年(1313)复科举,诏定以朱熹《四书集注》试士子,朱学定为科场程式。朱元璋洪武二年(1369)科举以朱熹等“传注为宗”。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。
它强化了“三纲五常”,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,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。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,也有重要影响。
朱熹的历史地位
清康熙称朱熹: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,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。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,600余卷,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。在宋朝,学术上造诣较好深、影响相对较大的是朱熹。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,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,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,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,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,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,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,称为“朱子“。朱熹撰《周易本义》列河洛、先天图于卷首,又与弟子蔡氏父子(蔡元定、蔡沉)编撰《易学启蒙》笃信和诠释河洛、先天之学,后世皆以此立言,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。
朱熹的历史地位
朱熹在中国儒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,被称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巨人。张立文在《朱熹评传》中评价道:“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大儒之一,他的思想被尊称为‘朱子学’。
他的学说不仅使儒学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处独尊地位,而且影响朝鲜、日本和越南等国,曾一度成为这些国度的官方哲学或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,并得到他们的推崇和信奉。
朱熹的历史地位
朱熹,或称朱子,是一位精思,明辩,傅学,多产的哲学家.光是他的语录就有140卷.到了朱熹,程朱学派或理学的系统才达到较好.这个学派的统治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yzs/17460354524779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