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7年恢复高考方针十二字

1977年恢复高考方针十二字

77年恢复高考制度,邓小平的12字方针,改变了无数知青命运1977年,对中国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,对于两千万知识青年来说,这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一年,一位被民众称为“邓大人”的党中央领导,让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,他制定了决定中国未来希望的“十二字方针”,千万知识青年同时参加高考,其中包括无数下乡知青,他们在而立之年得到了进入大学的机会,创造了世界教育历史的奇迹,高考制度恢复是一件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。

在当时的特殊时期,很多读书人都被迫终止学业,无数知识青年进入农村学习,这造成教育事业的断层,在那个时期中国教育非常落后,与西方国家差距非常巨大,不仅如此,国家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材,几乎都落后不知多少年,俗话说“教育是百年大计”,亏什么也不能亏教育,一个国家的强盛和发展,离不开人才,邓大人出山之后,十分重视教育,顶着巨大压力恢复高考制度,可以说是挽救国家命运的重大贡献。

中国教育极度落后,和西方发达国家相差巨大,但中国也有一个巨大的优势,那就是拥有将近两千多万的知识青年,他们都有深厚的知识底蕴,并且都有劳动和实践经验,只要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,这将是国家一笔巨大的财富,邓大人在1977年制定了恢复高考的“十二字方针”,让无数知识青年的命运得到了改变,“志愿报名、严格考试、择优录取”,这十二个字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。

国家宣布高考报名制度之后,很快在全国掀起了“疯狂学习”的浪潮,无数知识青年都把这次高考当成了改变人生命运的大事,全国各地的高中生,为自己的大学梦而奋斗,书店的书卖到紧缺告罄,国家不得不加班加点印刷复习资料,很多上山下乡的知青也都得到了参加高考的机会,这就造成了高考恢复第一年,近千万考生报名的奇迹。

经过紧张的复习之后,千万学子终于盼来高考,直至后来全国各地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之后,出现很多千古奇谈,很多学校出现叔侄一起上学,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入学的现象,这一次高考制度的恢复,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的栋梁之才,在三十年之后,他们都成了中国最宝贵的财富,他们的命运就是在这一次高考被改变的。

1977年恢复高考方针十二字

邓小平在1977年制定了恢复高考的“十二字方针”,让无数知识青年的命运得到了改变,志愿报名、严格考试、择优录取,这十二个字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。

国家宣布高考报名制度之后,很快在全国掀起了“疯狂学习”的浪潮,无数知识青年都把这次高考当成了改变人生命运的大事,全国各地的高中生,为自己的大学梦而奋斗,书店的书卖到紧缺告罄,国家不得不加班加点印刷复习资料,很多上山下乡的知青也都得到了参加高考的机会,这就造成了高考恢复第一年,近千万考生报名的奇迹。

1977年恢复高考方针十二字

1977年恢复高考,不是十二字方针,应该是十六字:自愿报名,统一考试,地(市)初选,学校录取。

这个方针是经中央政治局1977年10月5日讨论通过的。此前,在8月4日至8日,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,推翻了具有文革产物的"自愿报名,基层推荐,领导批准,学校复审"的十六字方针。

新方针使全国570万人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,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复兴,而且对社会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,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标志性的大事。

1977年恢复高考方针十二字

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,标志着中国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,也是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,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论和回忆的一个话题,高考改革也一直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。

十六字”方针就是:“自愿报名,群众推荐,领导批准,学校复审”,

1977年恢复高考方针十二字

1977年,温元凯提了十六字方针,小平同志听完后,删除了“领导批准”四字。高校招生方针变为:自愿报名,严格考试,择优录取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6057832899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