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达拉宫的由来

布达拉宫的由来

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。

公元7世纪初,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,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,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,取名叫布达拉宫。据史料记载,红山内外围城三重,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。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。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,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。

布达拉宫金顶群

公元631年(藏历铁兔年)布达拉宫由吐蕃松赞干布兴建。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,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,后因雷击和战乱遭严重破坏。

吐蕃王朝灭亡之后,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毁于战火,加上雷击等自然灾害,布达拉宫的规模日益缩小,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,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。如今的布达拉宫只尚存有当时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。

布达拉宫的由来

布达拉宫在佛教传说中为观音菩萨的常住道场,原本位于印度南部,公元七世纪初,松赞干布统一西藏,定都拉萨,建立了吐蕃政权,641年,他与尼泊尔塔库里王朝和中原唐王朝联姻,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,还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,因为他将观音菩萨作为自己的本尊佛,因此便用佛经当中菩萨的住地“布达拉”来为宫殿命名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yzs/17525165584819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