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起源

周易起源

其实《周易》也跟另外失传的《连山易》与《归藏易》一样,皆源于占卜,当人们在面对不可知环境或难以决断之事时,往往习惯通过占卜的方式来作为决断或选择的依据。

而这种占卜的行为越来越多时,就有人将它们归类总结出来,于是就成为后来的“易”。

所谓“易”,并不是指日月或者其它象征性的东西,而是强调化繁为简,直接借用古人的经验之意,这很可能就是“易”较好初的起源。

后来由于战事的缘故,周文王被商纣王软禁在城郊的羑里,在长时间的苦闷与无聊之下,周文王于是将伏羲八卦进行反复推演,并把八个卦两两叠加,创造了六十四卦,为了更直观的解释各卦的内涵,周文王给每个卦都起了卦命,并为每卦都写了卦辞——卦辞就是对每个卦的解释。

这很可能就是《周易》的缘起,后来周公旦摄政,于是他在文王六十四卦的基础之上,给,给每一个卦的六个爻,都填上了爻辞,构成了384个爻辞,至此《周易》一书才得以完成——后世的许多算卦方式,其实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,而这其实也是《周易》为什么广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。

后来,由于时过境迁——时代以及文字、习惯等都发生很大的变化,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够读懂《周易》了。

于是就开始有人为《周易》写传,其中较好排名较好的《易传》就是“十翼”。

有人认为“十翼”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著,但实际上并没有充足的证据——据后世的研究表明,“十翼”的成书大约在战国时期,但这个时候距离孔子去世已经很多年了。

所以,从这个角度来说,“十翼”并不是孔子所著,而是另有其人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yzs/17469992184790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