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按康熙字典笔画

之按康熙字典笔画

之在康熙字典的笔画是:4画

之:

(2) 同本义

之,出也。象艸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如语焉而未之然。——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:“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
(3)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

之,适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自伯之东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之沛公军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之虚所卖之。(“虚”同“墟”)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之按康熙字典笔画

之之按康熙字典笔画有:之:拼音为:zh|(排名较好声),笔画为:3画,部首为:丶,五笔为:pppp,繁体为:之。之,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,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,属指事字,一说会意字。古字形从止,止下面一横表示出发的地方,本义是往,到地方去。之常假借作代词用。

之按康熙字典笔画

之按康熙字典笔画,在康熙字典里,“之”字在康熙字典是:4画。

1、之在字典中的解释:

简体字::之 繁体字:之 拼音:zhi 部首:丿 部首笔画:1

部外笔画:3 起名吉凶:吉 五行:火 简体笔画:3 繁体笔画:4

姓名学解释(仅供参考):

出国之字,名利双收,学识渊博,官运旺盛,荣贵之字。

之按康熙字典笔画

共有 3 画,笔画顺序为: 点、横撇/横钩 、捺

组词有之前,之后

造句

她的琵琶弹得不仅心闲手敏,而且感情充沛,使人听了之后心动神摇,不能自己。

我亲自到埔里参观了手抄纸厂之后,对宣纸的製作过程才豁然贯通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yzs/17462991814782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