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双引号的用法,含义和例句
关于双引号的用法,含义和例句
双引号的作用有表示引语;表示特定称谓;表示特殊含义(也表示否定和讽刺);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;用于话语之中。

1引号的作用并造句
引号的作用
1.表示直接引用.
2.表示特殊含义.
3.表示着重强调.
4.表示特定称谓.
5.表示否定和讽刺.
直接引用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,成语、格言、诗词等,也包括拟声词、音译词.实例: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这句格言,流传至今天已有二千年了.(表示直接引用,引用了古人说的一句话.)
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.实例: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,他们走过“天下最难走的路”,现在却静静地坐着,文雅得合闺女一般.(“天下最难走的路”不是一般意义的路,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.)
着重强调指一句话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.实例:他是一个节俭的人,衣服旧了,破了,也“敝帚自珍”,舍不得丢弃.(表示强调论述,突出人物的节俭.)
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、简称、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,一般为名词.实例:号称”世界屋脊”的青藏高原,有两个世界之最.(“世界屋脊” 一直用来特指青藏高原)
否定和讽刺指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和讽刺.实例: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,实在是太“勇于发言”了.(表示讽刺否定,讽刺传纸条的同学.)
2带有双引号的句子
1、“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”,这就是说,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。
2、当时北平各报载“十一月日重庆专电”:“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,已由昆明返渝,顷对记者谈:‘伪北大之教职员均系伪组织之公职人员,应在附逆之列,将来不可担任要职。’”
3、鬼子来“扫荡”了。
4、荷兰有“欧洲花园”,“花卉王国”的美誉。
5、如果你是"未经登记"的陌生人,你是无法进入的。
6、说“认识”,其实我并不理解他。
7、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,实在是太“勇于发言”了。
8、人,岂能低下高贵的头,只有怕死鬼才乞求“自由”。
9、我看见了“雨后春笋”的画面。
10、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“和平之花”。
11、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“糖风”来。
12、我喜欢花港,更喜欢“泉白如玉”的玉泉。
13、巨人竖起一块"禁止入内"的告示牌
14、他是一个节俭的人,衣服旧了,破了,也“敝帚自珍”,舍不得丟弃。
15、人们用“杏林春满”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
16、唐朝的张嘉贞说它“制造奇特,人不知其所为”。
17、多灾多难的黄河怎样能成为中华民族的“摇篮”。
18、“天下最难走的路”不是一般好处的路,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。
19、父亲对小明说:“咱们这地方出产的‘龙井’但是上等好茶,明天你带上几斤去探望你们的老师。”
20、家乡有一句"紧走搭石慢过桥"的俗语
21、她说:“昨日我爸爸给我买了只可爱的小狗,爸爸说:‘你要照顾好小狗哦!’我说:好!
22、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,当年“诗云”“子曰”,咿咿哑哑的读书声街上都听得到,盛极一时。
23、田忌说:“当然不服气,咱们再赛一次!”
24、“六一”儿童节快到了,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,怎样才能过得更有好处呢
25、xxx长的像刚从非洲回来的“黑妞”。
关于双引号的用法,含义和例句
双引号的用法及例句:
1、直接引用(引用他人的话)。
例句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我记住了。
2、特殊含义(原词有了新的含义)。
例句:海伦学会了用手指“说话”。
3、特定称谓(别称、昵称)。
例句:荷兰有“风车之国”的美誉。
4、强调突出(着重论述对象,加强)。
例句: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个“早”字。
5、讽刺、否定(反语)。
例句:你这个白说成黑的人可真“了不起”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653246304903.html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