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葫芦刚长出小瓜就烂了

西葫芦刚长出小瓜就烂了

1、灰霉病

灰霉病会危害花、果、茎、叶等部位,病菌首先从凋零的雌花侵入,初期花瓣呈水浸状或水渍状,后逐渐变软腐烂并伴随着灰褐色霉层。导致花瓣腐烂、脱落,而后病菌会向幼果发展,发病部位逐渐变软腐烂,并出现大量的灰色霉层。发病发病在茎杆上时,会灰色的病斑,绕茎一圈后,导致茎杆断裂。

防治方法:灰霉病可在蘸花时用异菌脲预防,发病时可喷洒异菌脲或乙烯菌核利发展,或者用核净烟剂熏烟防治。

西葫芦烂瓜原因及防治方法

2、菌核病

此病主要危害果实和茎蔓,果实染病时首先呈水浸状腐烂,后病变处生长出白色的菌丝,菌丝散布黑色的菌核。而茎蔓染病时,初呈水浸状,病部变褐,后来逐渐生长出白色和黑色的菌核,病部为上的茎叶枯死。

防治方法:此病在种植时要清理田间,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,减少病源菌,防治方法和灰霉病类似。

西葫芦烂瓜原因及防治方法

3、果腐病

果腐病顾名思义就会危害果实的病害,病菌通常会从花蒂和受伤出侵染,初期呈现水渍状,后逐渐变褐软腐,后期病变处会出现白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,最后整个瓜会腐烂。此病的病菌在土壤中越冬,果实和土壤接触极易染病,在湿度高、水肥管理不当,造成裂瓜时极易染病。

防治方法:防治果腐病首先要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,要增施有机肥,增强植株免疫力,减少伤口,发现病瓜要及时清除。发病初期可喷洒硫酸铜、杀毒矾、甲霜铜等药剂防治,或者用多菌灵灌根防治。

西葫芦烂瓜原因及防治方法

4、软腐病

软腐病发病时呈褐色水渍状,后迅速变软,病变内部会腐烂,此病扩展极为迅速,病瓜在腐烂后会散发出恶臭味,但是没有霉毛,这是和其他病害的最大的区别。它是细菌性病害,通过雨水和浇水以及昆虫传播,在田间通透性差、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易发病。

防治方法:发病时可用铜制剂防治,比如松脂酸铜乳油、琥胶肥酸铜、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,每隔7-10天喷洒防治一次,连续2-3次,效果较好

西葫芦刚长出小瓜就烂了

西葫芦烂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害引起

灰霉病;病菌从开败的花部侵入,幼瓜感染后,蒂部初呈水渍状,幼瓜迅速变软,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,导致果实萎缩腐烂,病瓜、病花落在叶片上、茎蔓上均会引起发病;密度过大、光照不足、浇水过多、通风不良,阴雨天较多加重病害。

西葫芦刚长出小瓜就烂了

1、灰霉病发病原因

(1)灰霉病是露地、保护地作物常见且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,属低温高湿型病害。

(2)当蔬菜的温度和湿度变高时容易发病,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-30°C,当温度为20-25°C,湿度持续90%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。

2、菌核病发病原因

菌核病是土传真菌病害,塑料棚、温室或露地西葫芦均可发病,但以塑料棚西葫芦受害重,因为这种环境通风透气性差。

3、果腐病发病原因

(1)菜园管理差,结果过量,枝条衰弱容易发病。

(2)晚春天气高湿温暖,夏季忽干忽湿或阴湿的菜园发病也比较重。

4、软腐病发病原因

当西葫芦出现咀嚼式口器昆虫密度大、早播株衰、多雨湿热气候、土壤干裂伤根、肥料未腐熟地块连作、植株自然裂口多及黑腐病严重等现象时,此病容易发生。

西葫芦刚长出小瓜就烂了

说明这个瓜它的底肥不足,缺少营养。要加肥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6239562957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