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月半节是什么意思
福州月半节是什么意思
“七月初一鬼门开”
农历七月十五,福州人称“七月半”
原是佛教的礼俗“孟兰盆节”
“孟兰盆”是给饿鬼食物的盛器
所以“中元节”又被称为“鬼节”
“祀鬼”是整个节日的主题
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
中元节与除夕、清明节、重阳节
并称为我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
同样是祭祀节日,中元节似乎总和“鬼”字分不开中元节真的很可怕吗?
相传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,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。凡有新丧的人家,按例要上新坟。一般在地方上,人们要祭孤魂野鬼。因此中元节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。
其实在福州,
七月是个热闹的庆典
/祭祀 烧纸衣/
福州是一座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城市,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更是十分看重。中元节本身源自祭祀,意义就是在于祭祖。
福州人过中元节,并不会只在“农历七月十五”这一天,整个农历七月每一天都可进行祭祖。中元节那一天,在外的亲人都要回乡祭祀祖先,即便是出嫁的女儿也要回家。有些村会组织集体祭祀,场面很隆重。
福州月半节是什么意思
月半节,农历七月十四/五日,民间俗称七月半。月半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节日,佛教中称为“盂兰节”,道教中称“中元节”。月半节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
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“七月半”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,而被称为“中元节”,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。道教有“三元说”,“天官上元赐福,地官中元赦罪,水官下元解厄,“中元”之名由此而来。
佛教则称七月半为“盂兰盆节”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,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,逐渐将“中元”固定为节名,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,并相沿迄今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6088312909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