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参品种

海参品种

刺参

又称海鼠、灰参,是参类中最好的品种之一。体近圆柱形,两端钝圆,长20~30厘米,腹面较平坦,背上有4~6排肉刺,体色有黄褐、黑褐、绿褐等。刺参产于中国北部沿海,如大连、青岛、烟台、长山岛等地,朝鲜、日本也有出产。以纯干、肉肥、味淡、刺多而挺、淡水货为佳。商品刺参规格分为三个等级:一等品每0.5千克40只以内,二等品每0.5千克41~100只,三等品每0.5千克101只以上

(1) 活刺参:主要分野生参和养殖参两大类

(2) 干刺参:根据产地的不同,主要有关东参、关西参、辽参、朝鲜参、长岛参、石岛参、山东参和肉参等品种。根据干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原干参和盐干参两种。原干参是采用现代机械加工后直接脱水烘干而成。其加工工艺先进,制作过程时间短,质量较好,涨发率高,出成率高,形态美观,口感好,较少出现变质腐烂现象。盐干参属较传统的加工方法,活海参经煮制后加入盐和草木灰拌匀,自然晾干而成。因其加工过程时间长,海参受损严重,质量较原干参差

(3) 腌渍参:俗称拉缸盐参,将海参加工好后直接用盐腌制保存

(4)即食海参:活海参加工并发制好后定型包装,烹制前无需发制,可直接用于烹调

2.白石参

又称赤朴参。体呈长筒形而略扁,体面光滑。背部有疣状突起,为浅黑色,腹部有粉白色石灰质层。产于广东、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等地。以外形完整、肉较厚、腹部石灰质层薄、不破肚、无破孔者为上品

3.梅花参

又称凤梨参、海花参,是参类中较好的品种之一。体形较大,大者体长可达1米,为长筒形略扁。背部肉刺很多,每3~11个肉刺相连,呈梅花状。产于南海的东沙、西沙群岛等地。以参体完整、肉质厚实、刺坚挺、刀口整齐、腹内肉平整无残缺者为上品

4.黄玉参

又称黄肉参、明玉参。体型近圆柱状,两端钝圆,腹面略平坦,背部有很多疣状突起,疣上有小颗粒,形如秃刺。产于广西防城及广东、海南岛、西沙群岛等地。以参体粗壮、肉质肥厚、无凹陷残破和沙包者为上品

5.方刺参

又称方参、黄参、白刺参。体呈四棱形,每个棱面有一排圆头小刺。个体一般长30~40厘米,最长可达95厘米。腹面有三排管足,体色多变,一般为深黄带橄榄色。产于广西北海的涠洲岛和雷州半岛、海南岛、西沙群岛等地。以参体粗细均匀、平直肥壮、破皮少、无残缺、腹内无鼓肚、无沙包者为上品

海参品种

海参的品种有有很多,比如:梅花参、绿刺参、花刺参、刺参、石参、黑参等等,其中绿刺参、刺参、黑参是中国常见的海参品种,在我国的西沙群岛和海南岛南部地区出产很多,产季主要为春季和秋冬季。

海参的生活习性

海参属于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海参纲,是一种狭盐性动物,在半咸水或低盐海水中很少见,对水质的污染也很敏感。

海参的再生力较强,如果处在水质污浊、氧气缺乏的环境下,身体会强力收缩,压迫内脏从肛门排出,称为排脏现象。

海参分布世界各海,其中印度洋、西太平洋海区是世界上海参种类最多、资源量最大的区域,大多分布在热带珊瑚礁内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6081622907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