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踏飞燕为什么是绿色的

马踏飞燕为什么是绿色的

东汉时期的“马踏飞燕”,是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雷台东汉墓中出土的。它制作于公元220年前后,高34.5厘米,长45厘米。是古代青铜作品中的杰作。

这件2000多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,铸造精美,比例准确,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。奔马正昂首嘶鸣,举足腾跃,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。从力学上分析,“马踏飞燕”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,造成稳定性。东汉时期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,以丰富的想象力,精巧的构思,娴熟的匠艺,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,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,造型生动,构思巧妙。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,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,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。

马踏飞燕是青铜,所以是绿色的

马踏飞燕为什么是绿色的

青铜器,这么久了,肯定变绿了呀

马踏飞燕是中国东汉时期的青铜器,于 1969年出土于东汉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 及其妻的合葬墓中。

该青铜器塑造的是一只 奔跑的骏马踏在一只燕子身上的造型,其意 在于形容这匹马的矫健。在器物中,奔马身 长45厘米,高34.5厘米,宽13厘米,形象雄 健轻灵,神采飞扬。奔马昂首鸣叫,三足腾 空、飞驰向前,一足踏在一只疾驰的飞燕背 上。

马踏飞燕为什么是绿色的

青铜器,这么久了,肯定变绿了呀。器物埋藏地下时接触到氯化物,因为氯离子半径小,容易穿透水膜而与铜作用形成氯化亚铜, 氯化亚铜又与水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盐酸,氧化亚铜遇氧气、水和二氧化碳时可生成碱式碳酸铜;氧化亚铜遇水、氧,加上盐酸又可转化为碱式氯化铜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5881422845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