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熊猫之父是谁
大熊猫之父是谁
“中国大熊猫之父”胡锦矗教授。胡锦矗教授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学研究奠基人。
他牵头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,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“胡氏方法”,并撰写《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》,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……
2016年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受威胁等级由原来的“濒危”降为“易危”,与他多年的努力分不开。
就这样,与大熊猫研究结缘
胡锦矗教授与大熊猫的渊源,从某种程度上讲,带有一定的外交色彩。
1972年,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访华。在为期一周的“破冰之旅”中,尼克松的夫人对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表现出极高的兴趣,并多次试探性地表示:希望结束访问回国时,可以从中国带走两只大熊猫。
综合考量后,1972年4月26日,一对被精心培育的大熊猫“玲玲”“兴兴”顺利抵达美国华盛顿动物园,一时间引得当地万人空巷。在这之后,前来访华的各国政要不断有“想要大熊猫”的声音提出。大熊猫在外交活动中的重要意义,开始得到重视。

1972年旅美的玲玲、兴兴
大熊猫虽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,但在当时,我们对它的相关研究并不深入。
中国到底有多少只野生大熊猫?它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哪里?生活现状如何?没人能给出准确数据。
于是,1973年,国务院召集四川、陕西和甘肃3大省大熊猫产区的专家召开座谈会,商量如何才能弄清楚野生大熊猫的实际情况。座谈会后,当时已是知名野生动物专家的胡锦矗成了“最佳候选人”。
于是,45岁的他受命组建起一支30人左右的“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”,深入四川卧龙,组织并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。
胡锦矗最为著名的野生大熊猫研究方法——胡氏方法,就是在这次野外调查中总结出来的。
大熊猫之父是谁
胡锦矗,1929年3月24日生于四川开江,动物学家,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,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。2019年9月,获“大熊猫科学研究和保护终身成就奖”。
大熊猫之父是谁
被誉为“中国大熊猫之父”的潘文石,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,觉得他与一般的科学家不同,因为在他身上能看到更多的传奇色彩:他有着几十年在野外研究熊猫、白头叶猴的生活经历;他的活动领域经常在海拔2000-3000米的高度;他是唯一能够登上《国家地理》杂志的中国人;他也是带领着一帮热血沸腾的学生研究野生动物、为环境保护摇旗呐喊的北大教授。
从1980年进入四川卧龙开始研究大熊猫起,潘文石与大熊猫在荒原野地生活了16年,这期间倾注了他最美好的年华和最浓郁的情感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5565702745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