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养马品种

福建养马品种

在大家的直观印象里,提到产马地,首先浮现于脑海的都是内蒙古、新疆的茫茫草原,再或者是西地区的山地小型马,抑或是东北地区的农挽、重挽马,但是,在东南,这里仿佛是一片与马隔绝的地方。诚然,提起福建,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海洋、渔业。然而,就是在这片海岸山区丘陵里,栖息繁衍着东南地区唯一的地方马品种,其体型、膘度之好,为王铁权先生称为“国马之冠”。今天,带大家走近这一神奇的地方品种——晋江马。

晋江马是福建具有代表性的马品种,属乘挽兼用轻型马种,产区在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狭长地带。

晋江马品种的形成,难于查考。据明嘉靖《安溪县志》记载:“周礼六援之一,是谓家畜。其色不一,其蹄圆,尾卯而散峦。其力健,八尺为戎。占人用以驾车,牧为隙牝为騇。列子口,马口中红白间色者寿,鼻中红色如朱点者寿,眼间赤色为象形者寿。上齿欲钩,下齿欲锯;上唇欲缓,下唇欲急。其善走者用以骑,战则驱驰冲突,其锐莫当,故国家之用以养马为急”。晋江县施世禄等人于康熙四十五年(1706年)在龙湖宫立的《龙湖祈雨颂电碑记》上曰:“……茸鞠诸茂草也,爰涂圣两万新马……”。清嘉庆十五年(1810年),东石蔡永谦著的《西山杂志》载有:“相传唐乾符(874年)时,东石林灵仙为避黄巢入闽,率家族驱车北走至此,见绿茵铺地,松林苍郁,即搭茅栅憩息牧马,故有马栅之称”(此地现为晋江县永和乡马栅村)。

1979年福建省晋江县马匹普查,将当地及周边所产马称为“闽南沿海马”,后由福建省农牧厅改称“闽南马”。1985年《福建省家禽家畜品种志和图谱》编委会将其正式命名为“晋江马”。

福建养马品种

1979年福建省晋江县马匹普查,将当地及周边所产马称为“闽南沿海马”,后由福建省农牧厅改称“闽南马”。1985年《福建省家禽家畜品种志和图谱》编委会将其正式命名为“晋江马”。

20世纪90年代前,晋江马的主要用途是挽用运输和农田耕作。此后,晋江市及闽南沿海地区群众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民俗习惯,促进了晋江马主要用途的转换。晋江马的主要用途已转向民俗性活动和旅游、娱乐性活动,兼顾少量耕作和运输,形成了一些养马专业户和马匹集散地,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这种转换有利于晋江马的开发利用和保种工作的开展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5564182745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