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北四宝是什么
陕北四宝是什么
1.豆腐脑:传说,修筑乾陵时士卒工匠们用黄豆磨成豆浆,冲沸后饮用,后来有人不慎将石膏掉入豆浆中,豆浆即凝结,有人放胆去尝,很是好吃。此后便有意在做好的豆浆中加适量石膏让其凝结,一种新的食品就这样产生了。因见其状酷似脑髓,故起名豆腐脑。一直流传至今。乾县豆腐脑由于水质特别,制成后颜色雪白,柔嫩光洁,翻而不散,搅而不断。再加上调料讲究,醋用大香、桂皮熬过,辣面用菜油浇开泼稀,咸辣酸香,温润适口,香味扑鼻,诱人食欲。
2.挂面:用精粉手工制作,细若发丝,洁白光韧。先在开水中煮熟捞出,在凉开水中冲过,再捞成小撮,调成酸汤,以鸡蛋洛饼,嫩韭菜、白菜心切碎做为“漂稍”浇在捞好的面条中,做也叫“浇汤面”,酸香可口,滋味鲜美。相传修建乾陵时,士卒和民工,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,当地群众为使他们能吃上面条,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搭在竹杆晒干切断捆把,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到工地,让士卒和民工在劳动之余,下锅煮熟,入酸汤食之,不仅能充公饥还能解乏止渴,被誉为上等慰劳饭食。后来有人将晒面条改进为手工挂面,在酸汤中又加了“漂稍”,就成了如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“酸汤挂面”。
3.乾县锅盔:乾州锅盔历史悠久。相传,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,为唐高宗李治和发皇武则天修筑乾陵时,往往因为成千上万的工匠军卒的饭食不能按时做成,而影响了工程进度。无奈之际,有一名军士将面压在头盔里,放在火上烤,结果竟烙成了一个香酥可口的饼子。这种饼子边薄心厚、表面鼓起、香味异常,吃了耐饥,久存又不馊,受到了广大民工和士卒的欢迎和赞赏。因其形状像一个头盔,故名叫\
陕北四宝是什么
陕北四大宝:米脂婆姨、绥德的汉、清
涧的石头、瓦窑堡的炭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xwlkj77.com/shzs/1681553956273758.html